也不曉得是哪來的想法, 但總是覺得就應該是這樣
愛美麗不算是正規的教育工作者
但最近, 因為瑜伽教學也結合課輔的孩子
逐漸發現, 去年準備的東西,今年不夠用
然後發現, 筆記變成只能回憶的情況
是說, 回憶起來卻是很甘甜
會覺得「挖 , 真不可思議, 原來我做過這些ㄝ」
人類真的是一個容易遺忘的動物
所以 , 上課的時候也不能老是怪小屁孩們「怎麼老是忘記呢?」
但現在因為資訊爆炸, 孩子們接收的訊息已經遠超乎大人的想像了
大人殊不知 , 當你們低頭玩LINE FB IG 的時候 , 孩子的教育已經也同時在進行了
而且是很外面的外面的外面的外面的訊息
這就是大人所謂的「安靜又乖的孩子的模樣」
因為他們就是安靜的在玩手機
然後情緒無法正常發洩 , 口說無法自然表達 , 表情不知道甚麼是喜怒哀樂
因為大家都習慣用手對話, 用內心幻想著「世界正在美好著」
最近遇到幾個個案 , 孩子們學習力很強
卻在某個角落被遺忘, 所以孩子們逐漸自我放逐
對於學習失去任何動力 , 對於幻想也失去任何慾望
看著他們, 常想著如果是自己的話 , 那愛美麗會怎麼辦?
在一個環境裡 , 突然間「有夢想最美突然不適用了」
其實這比不能幻想還來的恐慌
但追根究柢 , 大家都還是在尋找那個角落
但這個只能靠自己的堅持
那天 , 等了30min, 結果走進眼簾的孩子滿身血漬的衣服
讓愛美麗說不出口任何話
所有的「為什麼?」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
讓一切順其自然吧
那一瞬間 , 我只覺得其實孩子其實很大了
只是還在尋找內心的那一個小角落
愛美麗只能跟她說「很多時候, 學習只是因為自己想要 , 其他都只是藉口」
這句話其實很艱深
當自己要做的時候 , 就只能傻傻地做, 不要想為什麼要做 , 因為自己早就知道原因 , 只是自己以為自己不知道
不要去問甚麼以後用不到 , 為什麼現在要學? 因為沒有人能保證以後的你會變成怎樣?
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「現在自己在做甚麼」
即便是發呆都可以
有次來的孩子跟家長 , 每次看到愛美麗就一直敬禮,然後有說不完的「謝謝你」
機構說「因為真的除了這裡 ,已經很難有願意聽他們說話的地方」
其實愛美麗更是感謝他們 「因為真的除了這裡 , 已經很難有願意聽我說話的地方了」
哈哈, 自我解嘲一下
其實也是因為遇見這裡 , 才發現愛美麗有無限的可能
也讓愛美麗更深信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繼續往前做
每天有看不完的書, 打不完的字, 練習不完的功課
當然還是會想自己偷懶一下 , 呵呵
學習過程中 , 阻力也伴隨著助力
就讓自己慢慢享受過程與發覺轉變